非遗不等同于“冷门绝学”,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天天最新
来源:  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时间:  2023-05-20 19:04:06

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,似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,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”“非遗传承要守正,还要创新”“非遗传承要关注人才的培养”。这些说法固然没错,但让非遗真正融入日常生活,成为生活美学的必需品,应是“传承2.0”阶段的重要目标。

非遗并非曲高和寡的高深艺术,也不是少数人掌握的独门绝技,而是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之中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“四时生产调”,就是当地百姓总结提炼出的歌谣。泡田、打埂、育种、插秧、割谷、打谷、入仓,歌谣详细地记录着梯田稻作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技术要求、天文历法和自然物候变化规律,一代又一代进行传承,使哈尼族农耕生产生活一直延续千百年。

使用为非遗传承保护注入强大的原生力。如果缺少现实使用的生活场景,只靠文化情怀或家族传承,那么非遗仍然是在某个圈子里获得关注,后继有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。

而运用创新手段,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,打造具有非遗元素的产品,瞄准当下用户的需求,让非遗成为人人追捧的时尚元素,穿在身上、戴在手上、用在日常,拥有市场的非遗技艺自然会引发年轻人的关注、学习和传承。

出生于苏绣世家的姚建萍四度夺得全国民间工艺最高奖——山花奖,她以针线为笔墨记录着这个时代,把苏绣送进了白金汉宫,成为两国间友谊的桥梁,创造出了属于苏绣的黄金时代。

2021年姚建萍创作的《我爱中华》上线数字藏品,24万件产品27秒售罄。这足以见得苏绣这项非遗在数字时代魅力不减,用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、传统工艺,运用数字藏品的场景中使之更好地发扬光大。

曾有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表示,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宝,我们希望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和传承先人的智慧结晶,用创新的手段推动使用和传播。使用,就是最好的传承。

姚建萍和女儿姚兰正致力于将苏绣融入生活美学场景之中,定制手工绣制的礼服、研发苏绣元素的手表,设计耳环、团扇、屏风等产品,巧妙地将非遗手艺“绣”在日常生活之中,让苏绣有了更为年轻、多元和生活化的展示。

非遗的使用并不是跨越时空的等比例复刻,而是融入时代的创造性转化。故事传说可以改编成流行歌曲,民歌小调也可以整理编排成话剧。使用也并不局限于物品的使用,文化体验场馆、艺术的沉浸体验同样对当下的青年人具有强大吸引力。

非遗传承并不意味着只能是一场匠人苦行,非遗技艺也不等同于什么“冷门绝学”,凭借时尚潮流的非遗产品,传统元素的破圈裂变并非想象。当非遗与时下的文化消费体验场景形成交互,让普通人用起来,非遗的魅力也会自然显现。(王军利)

标签:

猜你喜欢